第二百四十三章 声名狼藉-《率土风云起汉末》
第(3/3)页
“这什么这?老夫问你们,这等大事为何不提前告诉老夫?通知荀家?还有为什么不支持侯爷?如果你们叔侄二人跳出来支持侯爷,侯爷也不至于落到这种地步吧?”越说越气,到最后,老人已经开始吼了起来。
“对不起叔父,是我等见识浅薄了!”
“放屁,荀文若!”听荀彧诉说自己见识浅薄,荀爽勃然大怒,口吐芬芳。随后指着另一边的荀攸,对荀彧瞪眼呵斥道“你若是说公达见识浅薄,老夫也就认了,毕竟他所学之物乃是纵横之术,并非扶龙,但你呢?你难道看不出这太学未来的优势?”
被老人一直针对的荀彧,对此嗤笑了一声,然后抬起头眼中毫无一丝退缩之意,精光闪闪的反问道“看出来了,但叔父难道你以为我家主公是袁绍之流?荀家想借助太学推广家学,我们不反对,可一旦这些学子入仕,这关中会不会形成朋党之势?为何主公放着最早投效他的荀氏不问,而是选择了孑然一身的蔡邕当这个院长?叔父你看不明白么?”
“明白又如何,不明白又如何?难道他龙俊还能抛却全天下所有的士族不成?还是说他就想靠手中的刀子,攻略整个天下?没人给他治理天下?”
“君子朋而不党视为忠,可又有几人能完全做到没有一丝私心?主公明知此事,却在决定成立太学之际,询问了我们几人的意见,一丝避讳之意都没有,甚至远在冯翊的公达也收到了主公的来信。主公如此心怀坦荡,我等又岂能抱着小人之心,阻碍这千秋之事?”
躲在一旁的荀攸眼见荀彧言语之间有些激动,于是紧忙接道“其实叔爷说得也没错,主公想要攻略天下的确需要一些士族的支持,但并不代表关中离开了士族就活不下去。当年主公为何将中兴之地确定在关中,难道叔爷就没想过?尽十万的带甲之士,只要牢牢地遏制住崤谷与河水,关中得以十年休养生息,不难吧?这期间培养自己的士子,笑看中原混战,到时候这个天下到底是何人的,还用多说?”
闻声,荀爽脸色有些颓废。是啊,这件事也许别人来做会是取死之道,可关中来做,却是顺其自然。想明白这些,老人无奈道“罢了罢了,既然如此,老夫也就不做那恶人,你们叔侄二人好好辅佐龙俊吧,争取别让我们荀氏湮灭在历史的长流中。”
“叔父(叔爷)放心,我等必不会辜负家族所托!”
第(3/3)页